一村一品黄楼在行动——巨弥银瓜
(资料图片)
青州市黄楼街道充分发挥“一村一品”特色资源优势,加快发展“巨弥银瓜”现代农业,并在延伸农业产业链上持续发力,推动特色产业上档升级。2022年12月,巨弥村银瓜入选《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》名单,银瓜农业产业遍地开花,蓬勃发展,银瓜抢“鲜”上市,丰富了市民的“瓜篮子”,充实了农民的“钱袋子”,也开启了黄楼街道现代化农业的新征程。
巨弥银瓜是青州弥河银瓜的分支,是甜瓜的一个品种,有“瓜中佳品”的美称,因皮色银白而得名。巨弥银瓜呈长圆筒形,柄部稍长,长六寸左右,果面有纵沟,中部凸起成棱,脐部稍大。成熟时瓜皮略呈乳黄色,瓜肉白嫩,主要品种火银瓜、绿银瓜、冬雪银瓜、面银瓜,品类之丰富,食之味美可口,含糖量一般在8-15%。此瓜盛名已久,在清朝乾隆年间,就被列为进奉皇帝的“贡品”。
走进黄楼街道巨弥村银瓜大棚种植基地,映入眼帘的是满棚绿油油的藤蔓,瓜蔓上硕果累累,瓜形均匀流畅,香气扑鼻,大家伙忙采摘、忙销售,尽享丰收喜悦。
目前,巨弥村村民种植银瓜已有80年的历史,村内430户中有280户从事银瓜种植,每家都有一到两个大棚,每年种植银瓜净收入可达12万元左右,现有种植面积200多亩,银瓜种植年产8万多斤,总产值高达1500万。巨弥银瓜主要生长在弥河两岸的沙滩地,弥河水清澈甘甜,常年水流不断。两岸的土壤均为沙壤土,白天吸热快,夜间散热快,昼夜温差大,小气候特点明显,病虫害少有发生,村民种植经验丰富,一年四季都能产出糖分含量高的银瓜。特殊的地理、土壤以及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资源,使银瓜长得快、水分大、糖分高,形成了一香、二甜、三脆的独特品质。
为提高银瓜规模化、标准化种植,发展规模产业,开拓销售市场,打造产供销一条龙生产模式,让群众的腰包真正鼓起来,黄楼街道巨弥村党支部超前谋划,早部署,重落实,成立银瓜产业工作专班,采取一村一带头人、一组一责任人的工作思路,探索出“合作社+农户”的组织模式,带领村民探索拱棚、高温大棚等不同的栽培模式,加上新型栽培技术配合,巨弥银瓜实现了一季尝鲜到四季飘香的蜕变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促成与佳乐家、大润发等大型商超的合作,实现了定点销售。同时,借助村民自发形成的青州市银瓜协会、青州市巨银瓜菜合作社,“巨银”牌银瓜畅销北京、西安、河北等地,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,昔日贡品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“弥河清、弥河长,弥河滩的银瓜称霸王。个儿大、甜又香,脆梨苹果赶不上。”一首民间歌谣唱不尽银瓜的美味,瓜在多也在精,保证银瓜质量和口感,巨弥村可谓下了大功夫:科研院所合作起来,品牌战略走起来,高温大棚建起来,巨弥银瓜栽培全周期标准体系建起来……银瓜生产由种植户们单打独斗、分散种植转向规模化、标准化。品牌发展上,强化品牌保护、拓展宣传渠道、搭建展销平台,三驾马车齐驱扩大品牌效应。品种培育上,提纯复壮老品种,让怀念的老味道一直在,又以“科技”附身,不断培育新品种,适应广大饕客们的不同口味。
下一步,青州市黄楼街道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坚持因地制宜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打造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格局,夯实乡村振兴“压舱石”,描绘出产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的锦绣画卷。
(大众报业•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孙国政 报道)
关键词:
相关内容
- 一村一品黄楼在行动——巨弥银瓜
- 街道办事处性质是什么(街道办事处性质)
- 新产品表现亮眼 祖龙娱乐上半年营收增加、亏损收窄
- 安徽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
- 主导编写国际标准 我市企业夯实行业地位
- 40+摊位,冠军拉花,地图打卡……2023三亚咖啡文化节带你玩转3天
- 【图】金星温哥华晒近照 与变性前照片判若两人
- 今年退休41年工龄退休金领多少钱?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什么?
- 孙平(关于孙平简述)
- 8月25日基金净值:金信转型创新成长混合发起式最新净值1.748,跌2.18%
- 零跑汽车上半年实现营收58.13亿元,毛利为-5.9%
- 四部门部署强化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
- 广汽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8.42%
- 暧昧男男基情满满
- 办公家具检测设备 自动化家具综合力学试验机 力学载荷测试设备
- 亮点十足 红河州老干部工作40年文艺演出震撼人心
- 8月25日汽车服务板块跌幅达2%
- 24日晚上:台湾四大公投全军覆没后,惠台政策终于要停了!
- 佛山育儿假可以补休吗?
- 普京回应普里戈任空难:他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