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互换特产”是对诚信的考验
(相关资料图)
原标题:“互换特产”是对诚信的考验
杨朝清
据8月26日极目新闻报道,近期,“互换特产”在各社交平台流行起来,成为陌生人之间的一种线上社交的新模式、新风潮。“互换特产”风潮之下,不少网友晒出了成功案例,表示既品尝了各地美食,也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真诚,但也有网友晒出自己的受骗经历。
在一个地大物博、物产丰饶的国度里,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产;虽然网购日益便利,但外地人难免会存在一些“信息差”,难以买到更受当地人青睐的特产。一方面,“互换特产”通过礼物的流动与交换,实现了互通有无;另一面,那些跨越物理距离来到网友身边的特产不仅是一种物质的馈赠,也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温暖。
“互换特产”并非明码标价的市场交易,而是你来我往、投桃报李的社会交换,即使参与互换的双方约定了特产的价格,也难以做到完全的“等价交换”——很多时候,“互换特产”凭借的是参与双方的诚意和心意,而不是完全依赖商品及其价格。而且,有些亲手制作的特产,确实难以用价格衡量。
通过“互换特产”,有些网友不仅吃到了许多从未见过吃过的各地美食,还为日常生活增添了些许惊喜,感受着“开盲盒”带来的新鲜感与满足感。更为关键的是,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,“互换特产”就像一根纽带,让一些人交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,让原本素不相识的人产生了社会联系和交往。
互联网具有匿名属性,人的不确定性让“互换特产”存在一定风险。于是,一些“互换特产”上演了“变形记”:有人精心准备,有人敷衍了事;有人以礼待人不计成本,有人利用漏洞“钻空子”行骗……不论是寄出土特产之后遭遇对方拉黑,还是收到别人几百元特产却只给对方寄3.99元包邮的辣条和网购的擀面皮,抑或收到的特产存在食品安全问题,少数人将“互换特产”当成薅羊毛的机会,不择手段忽悠和欺骗,这显然切割了社会信任,容易让“互换特产”失去安身立命之本。
而欺骗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物质损失,还会带来一定的精神伤害。面对上当受骗,多数人会选择“花钱买教训”,因为维权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,同时因其个人信息已经暴露而担心遭到打击报复。事实上,“互换特产”中存在的涉嫌诈骗或其他刑事犯罪的情形,理应受到相应法律惩处。某种角度上,多一些“较真”精神,才会倒逼投机者多些对规则的尊重和敬畏。
人性是复杂多变的,虽然很多人都渴望通过“互换特产”实现与善良、真诚的美好相遇,但遭遇算计和欺骗也是这个世界多样性的一个方面。提前做好相关约定,注重保护个人住址等敏感信息,只有做好未雨绸缪,才能让“互换特产”少一些风险、多一些美好。
关键词:
相关内容
- “互换特产”是对诚信的考验
- 山西农业大学广西录取分数线 山西农业大学广西招生人数多少
- 南威软件最新公告:上半年净亏损2670.98万元
- 湖南经验在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上分享
- 成都一万人小区欲自拆自建,三千多业主投票率超99%
- 惠州车辆报废年限
- 通用电梯2023年上半年净利832.95万 扭亏为盈
- 去哪儿网机票特价票查询预订 去哪儿特价机票查询网
- 澳元兑美元有见底的迹象,寻找短线买入机会
- 滴滴将智能汽车业务出售给小鹏;比亚迪电子拟158亿元收购捷普子公司;美国科技股8月市值集体大缩水
- 子夜歌二(关于子夜歌二简述)
- 我市已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网点数居全省第三
- 有享商城(关于有享商城的基本详情介绍)
- 今日missing意思(just missing you 系咩意思)
- [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]奇特渔夫——恩斯特冠龙
- 韩议员:“反对日本犯罪行为!将要求赔偿”
- 新学期来了,武汉一学校倡议教师做“落在学生生命里的光”
- 职校老师当众掌掴脚踹女学生 教练踹头掌掴学生 学校回应 基本情况讲解
- 三门峡外中怎么样(三门峡外中)
- 根据澳大利亚媒体消息,一架美军V-22“鱼鹰”运输机今天(27日)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北部提维群岛地区坠毁